12月15日,2024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广轻大”)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该校南海北校区举行。来自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企业界以及校方人士代表走进广轻大,共同探索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模式。
共话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本次论坛主题为“新质赋能·联培共融”,多方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下的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讨。论坛由广轻大机电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余亮彬主持。
论坛现场,陈宇、秦昊两位来自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专家分别做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技术与产业动态》《数据与知识双驱动:AI 赋能制造业的新篇章》报告。两位专家指出,制造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制造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和模式。在此背景下,智能制造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相应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代表方钰文指出,传统生产制造与智能制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企业想要推动智能制造的规划、实施与落地,需要跨学科、多门类的专业知识跨界融合,需要多种知识的人才通力协作。
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新质劳动者”的旺盛需求,为实现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的未来就业与社会价值打造了一片热土。广轻大机电技术学院院长张友能在论坛上表示,眼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批技术熟练度高,且具备一定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跨领域的知识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储备;而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实现产业高素质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前置化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首届本科生将在寒假入企实践
面对智能制造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的“点题”,广轻大机电学院打造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日论坛的焦点。据了解,该学院将推动构建“双场景”(学校场景+企业场景)、“双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双项目”(纵向项目或横向项目+一项公益性社会实践项目或科技创新项目等)、“双证书”(学历证书+N个岗位能力评测证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方式、学习场景、培养路径与评价机制四大方面做出改革,推动校企之间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将广轻大机电学子培养成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当天论坛上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环节——广轻大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首届本科生举行了庄重的“拜师”仪式,向自己的导师递交承诺书并行拜师礼。学院还为每位导师特别定制了一把戒尺,象征着作为导师的教化责任和引导学子的崇高职责。广轻大机电学子将在“校企双导师”(项目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开展项目研究、真实岗位技能实践及职业发展规划,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个性化培养。
企业导师与学生合影留念。
“校企双导师机制”是广轻大机电学院未来推进“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学院将依托纵、横向课题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等,通过师生互选的形式组建项目团队,带领学生深入开展科研项目或竞赛项目,每个团队不超过7人。项目导师代表朱派龙表示,目前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本科生已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陆续加入项目导师的项目组,展开他们初步的科研探索与学习之旅。
在即将到来的寒假中,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本科生将跟随各自企业导师开启为期7天的首次企业实践。而在未来,类似的企业实践型学习场景还将进一步常态化。借由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机电学生将获得更为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去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动学习,增强对企业操作规范和职业要求的认知,保障自身知识、技术、能力的前沿性;在此期间,企业导师将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兴趣所向,实施阶段式目标管理,针对性地安排适合的岗位职责,并在实践结束后为学生未来发展提出定向建议。
“实行双导师制,是发挥中国特色学徒制优势、推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具象呈现,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走深、走实。”张友能指出,双导师机制打造了校内与校外联合的创新育人模式,有望推动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技术攻关难题,同时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服务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广轻大机电学院的人才评价体系也将随之改革。据介绍,机电学院将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产出导向)的理念开展考核评价,着力实现从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和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的三大转变。在评价方法上,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将坚持内部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综合应用直接和间接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及策略;毕业生毕业资格要求方面,学生除了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各类能力评测证书也将成为资格考量的重要指标。
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为提升广轻大自动化类职业本科人才的“教育适应性”打下更深的基础。“学生的行业适应力、企业适应力、岗位胜任力方面将有所提升,就业竞争力也有望增强。”张友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