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线教师,不论在日常教学还是各种培训中,我们常常穿梭于各种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之间。理念与策略,究竟孰轻孰重?在一线教师心中,天平似乎是有所倾斜的。
近日,读到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红顺提炼概括的“提高成绩的10条‘土办法’”,其中不少于我心有戚戚。比如他提到,“对课堂规则、作业要求做不到不要说,说到就要执行到位,否则会失去威信,即认真严格执行规则、言行一致”,这虽然不是高深之论,但在一线教学中,我确实常常困扰于课堂规则执行不力带来的后果,照此执行,相信必然会有改观。不久,又读到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涂玉霞撰写的“一位数学特级教师的20条培优帮辅策略”,里面亦颇多良策,比如她提倡在教室“单设研究区——在教室的角落或者走廊放一张桌子,放上研究区的台签,学优生可以集中在一起探讨问题,或向老师请教”,这样的建议操作难度不大,又的确能部分解决教学中经常遇见的“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难题。
不只是我,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策略”,在网络上受到不少教师的喜欢,大家纷纷转发留言,很快便突破了“10万+”的阅读量。缘何?在于“拿来即用”。小策略通常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而设计的,不需要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或者重新设计课程体系,而且效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对于教学任务繁忙的一线教师而言,这些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策略可以帮助其迅速解决眼前的问题。
与此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我又常常被理论所困,总感觉各种教育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模糊了视线。在日常交流中,总会有人发出一些质疑之声,比如“大单元还能火多久?会是一阵风吗”“不提大任务、大概念难道不行吗”“跨学科统整究竟要统什么、整什么”……对这些“高概念”的困惑真实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痛处。于是,重策略、轻理论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人们常说:我们不缺理论,缺少的是实践层面的做法。但是,我们真的不缺理论吗?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不同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理念;同样,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即使是“土办法”,其实背后也有各种教育理念的支撑。
许多“高概念”的理论往往是从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出发,并进行高度抽象之后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既可以使学科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也可以指导实践教学。比如,倘若我们躬身研究,就会发现当下火热的“大概念”绝非一些批评者所认为的“炒作新概念”的产物。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种整合后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曾指出,直接给出操作方法的都不是真正的理论,他们只是理论的衍生品。方法不是衡量理论价值的主要标准,“视野”“眼光”“能力”“习惯”才是理论最重要的价值。
倘若我们一直痴迷于“策略”和“方法”,忽略对理论的认知,就难以借助“飞鸟之眼”从更高视域审视当下从事的教学工作——当然,这本身并不是否认策略的价值,而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仍然急切需要理论的滋养,任何质疑与批判都不能构成我们对理论的拒绝。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热闹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