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及支持系统”的推广经验,进一步促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12月4日,2024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协作共同体会议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
本次会议以“高质量建设新优质学校 夯实教育强国建设之基”为主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术指导,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无锡市教育局主办,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协办。广西柳州市相关学校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多个环节分别由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潘鹰、无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戴启江、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晓军、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杰主持。
上海是新优质学校项目的诞生地。何为新优质学校?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谈到,新优质学校是坚持“回归教育本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发展规律,通过内涵发展、内生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学校。
从经验提炼到要素发展,再从路径探索到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项目已经迈入了第四个阶段,并在多年探索中形成了如下共识: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此为新优质学校的使命担当;
回归教育本原,以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养培育及精神品格成长,此为新优质学校的核心理念;
关心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此为新优质学校的发展样态;
强调学校内生发展,坚持在常态条件下,学校主动探索走内涵发展之路,此为新优质学校办学的关键路径。
汤林春谈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优质学校项目聚焦高质育人、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百姓满意等关键,系统思考、整体设计,以育人为中心设计办学模型;以评促建,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核心构建新优质学校成长体系;以点带面,一方面促进学校做大做强优势,办出学校特色,另一方面通过优势经验提炼,发挥好有关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优质学校这项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的推广,不少兄弟省份的学校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通过发起“新优质·新故事”图文及视频征集、开展学校结对与跟岗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云讲堂”联结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开设“校长下午茶”栏目等举措,加强各地、各学校交流互鉴。
据介绍,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协作共同体成立以来,全体协作组成员开展了形式多样、效益明显的实践探索,产生了一定的推广经验,为全国新优质学校联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杰谈到,本次会议围绕新优质学校项目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各地交流实践探索经验搭建了平台。他表示,希望各地、各学校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将培养能胜任未来智能社会的新一代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以学校某个发展要素的深挖与突破,撬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以持续的工作干劲,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此次会议的举办地——无锡市于2014年发布了《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意见》,计划以项目管理和支持的形式,培育建设一批自觉坚守教育核心价值、不挑生源、不争排名、管理规范、品质优良的新优质学校。10年来,三批共89所新优质学校完成了项目建设。
无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范良介绍,无锡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遴选出的学校都是普通市民子弟学校,很多学校的生源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有很大比例。他表示,建设新优质学校究其根本是为了给普通市民子女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要将最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否真正从教育中得到实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真正提高,作为检验学校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
范良还谈到,各项目校要抓好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系统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集群发展,聚焦教育评价等瓶颈问题,深入开展项目研究,积极探索实践新优质学校发展样态。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院长李青以“高质量建设新优质学校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强市”为题,分享了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建设经验、成果及工作展望。她介绍,无锡建立了新优质学校主体责任制度、建设规程、奖惩制度,严格把控新优质学校的准入和产出;提出“适宜性课程”理念,促进学校建立特色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教学共同体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校际主题活动,形成“合作、共享、共进”的共同体集群发展模式。
会议为无锡市第三批新优质学校颁发证书,并举行了无锡市第四批新优质学校建设项目启动仪式。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张新平作“深刻理解新时代新优质学校建设的定位与应为”主旨报告。他谈到,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优质学校项目要回答好“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办学,二要落实学生中心理念,三要在治校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四要推动全教育系统依法治教,五要构建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