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上海交大的灯火通明揭示了象牙塔内的另一番景象,一句‘有的大学生失业真不怪社会’,戳破了多少温室花朵的幻想。
当镜头捕捉到那些深夜仍沉浸于游戏、追剧而非钻研学术的身影,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是就业市场残酷,还是自我放纵种下的苦果?
数据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企业招聘门槛却日益严苛,其中不乏因技能不匹配而被拒之门外的案例。
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还是个体努力不足?这背后隐藏的真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那些凌晨还在自习室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那么大学就是决定你未来走向与生活品质的关键阶段。
网上流传着一张上海交大凌晨三点的自习室照片:空荡荡的图书馆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每个学生都在埋头苦读。
有人感慨:“这就是交大人的日常,也是他们能够享有高就业率、受到企业青睐的原因。”
的确在每年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薪酬排行榜上,上海交大总是名列前茅,但漂亮的就业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与付出。
当你还在沉睡时他们已经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当你还在刷短视频、打游戏时,他们已经在为梦想铺路。
那些凌晨还在自习室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真实案例中,找到答案。
巢炜文是深圳大学2017级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不是在写代码就是在看技术文档。
大三那年他参加了全球知名的编程竞赛,并一举夺魁,还未毕业他就收到了腾讯、阿里、字节等多家大厂的offer,最终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公司,年薪高达数十万。
巢炜文曾说:“我不是天才,只是比别人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
而另一位名叫张霁的华为“天才少年”,他的故事则更加励志。
张霁本科就读于一所三本民办院校,但他并没有因为起点低而放弃,相反他更加珍惜大学时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研究生阶段他更是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参与了多个重点科研项目。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能力获得了华为的青睐,年薪高达201万。
张霁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出身不好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能改写命运。
你以为的混日子,其实是在混掉自己的人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巢炜文和张霁那样,懂得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提升自己。
在某高校的一堂思政课上,老师拍下了一张照片:本该认真听讲的学生们,却都在低头玩手机,有的甚至还在打游戏、聊天。
这张照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评论:“这就是现在大学生的现状,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的确当你在课堂上混日子时,你以为只是浪费了一节课的时间;当你在宿舍里打游戏时,你以为只是放松了一下心情。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正在悄悄毁掉你的人生。
王九月曾在一所大学代课,她发现很多学生都抱着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来上课。
有人迟到早退有人在课堂上吃早餐,有人甚至从头到尾都不抬头看一眼老师,只顾着玩手机或睡觉。
王九月说:“这些学生以为自己只是混了个文凭,但实际上他们混掉的是自己的人生。”
因为社会不会惯着这些混日子的大学生,当你走出校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现实时你才会发现那些曾经被你浪费掉的时间和机会,是多么宝贵。
靳爱兵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但因为沉迷游戏他荒废了学业最终被学校劝退。
回到老家后他找不到工作只能依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原本应该成为天之骄子的他,却因为自己的放纵和懒惰,变成了一个“啃老族”。
而另一位名叫刘宁的四川大学毕业生,也因为大学期间没有努力学习,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他先后换了多份工作但都不满意,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回到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靠捡破烂为生。
这些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道理:大学不是混日子的地方,而是提升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如果你不懂得珍惜和把握机会,那么最终你只能被社会淘汰。
大学四年,其实是人生最关键的“镀金期”
很多人都说大学是人生的“象牙塔”,是最后一个可以无忧无虑、肆意挥洒青春的地方。
但其实大学四年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镀金期”。
在这个阶段,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些能力和素质,将决定你未来能否在职场上脱颖而出,能否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么,如何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