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反映了资金的价格。对百姓生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它们的确定方式各不相同。
(一)贷款利率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基点(BP),各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目前,商业银行实行的存贷款利率是根据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制定的。目前向社会公布 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例如,人民银行公布的五年期以上 LPR 为 4.2%,小王与商业银行 A 贷款合同约定的定价为 “5 年期以上 LPR+5BP”,则实际贷款利率为 4.25%(4.2%+0.05%),若合同选择浮动利率的,则利率会随着 LPR 变化而调整。
(二)存款利率
存款基准利率 + 基点(BP),我国的存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制定并公布,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存款基准利率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
我国的存款基准利率由央行制定并公布,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存款基准利率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现行定价方式为 “基准利率 + 基点”。例如,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 1.50%,商业银行 A 在此基础上加 5BP,则该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挂牌价格为 1.55%(1.50%+0.05%)。
三、利率对经济的作用
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作用
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社会总供求起调节作用。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把利率适当地调低。降低利率,有助于扩大社会资金需求量,进而带动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增长。例如,降低利率使得借款成本减少,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企业可能会增加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进行研发,而消费者则可能增加大额消费。同时,低利率也会降低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进出口的增长。反之,提高利率,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减缓总需求的过快增长。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注重对利率杠杆的使用。
(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对多数企业而言,他们的贷款总是多于他们的存款,这意味着企业每年要向银行支付一大笔利息。一般情况下,利率越低,需要支付的利息越少,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低利率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企业在进行新的投资项目时更加积极,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对居民财产收入的影响
随着居民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加,存款利息已成为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那些存款多的居民来讲,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很明显,居民总是希望存款利率越高越好,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然而,居民的投资风险偏好是长期形成的,存款利率下调对居民风险偏好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对投资行为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居民可能会调整资产配置,适当配置一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或者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居民,可能会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以及风险等级相对偏高一些的理财产品。